目前正值中藥材生產的關鍵時期,強降雨天氣易造成藥材田間積水發(fā)生澇害,對中藥材生產造成不利影響。為有效降低強降雨對中藥材生長帶來的影響,盡快恢復中藥材生產,可分類因地因需管理中藥材。
根莖類藥材
排灌暢通。根莖類中藥材怕澇,要加強對種植基地排灌檢查,保證種植基地排灌通暢。
殺菌消毒。暴雨過后天晴時及時噴施多菌靈、甲基托布津、代森錳鋅等廣譜殺菌劑和撒施生石灰,進行殺菌消毒。
追肥。植物生根劑:可施用1-5毫克/升的植物生根劑,促進植株根系生長,提高抗病能力;葉面肥:可結合殺菌藥劑的噴施,噴施葉面肥1次,應以磷鉀肥為主,促進植株生長、恢復生機,提高植株抗病能力;復合肥:待植株恢復生機后,進行一次中耕施肥,按40-50公斤/畝追施多元復合肥。
提前采收。對于水淹時間長的種植基地,建議提前采收加工。
通風。加強根莖類中藥材種植基地的通風,減少病害發(fā)生。
補種。對于山區(qū)丘陵地帶,被雨水、泥土等沖毀滑坡地塊,等晴天能下地時,及時整地補栽中藥材苗木;對于平原地帶,被水淹損毀基地,要及時排水,重新種植其他適栽品種,盡量減少損失。
果實類藥材
果實類中藥材如果處于采收期,連日降雨影響采收與日曬干燥,農戶需注意加快采收與干燥處理;未到采收期的果實類中藥材,要加強通風管理,注意及時清除基地雜草、枯枝、爛果;雨后及時噴藥防病防蟲。
全草類藥材
全草類中藥材一般怕澇,受澇后葉片發(fā)黃,根系腐爛。需加強通風保障,主要是通過疏通水溝,加快排水來達到減少損失的效果。應加強田間管理,保證養(yǎng)分充足和種植地排灌暢通,提高產量。
花類藥材
花類中藥材,花期降雨主要是影響采收,建議在陰天或者雨后及時采收,降雨時采收影響質量,同時要重點注意搶收時工作安全。受淹嚴重的花果類中藥材品種,及時進行修剪,并追施一次復合肥,加強后期肥水管理,促進再生開花,保障產量。